作者:侯鈞泰
📢永續趨勢介紹
企業供應鏈淨零減排(上)
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嚴重,永續轉型已納入企業ESG治理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有許多直接來自於政府的法規政策影響。而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在面對來自國際多方不同的壓力中,如碳邊境稅,各國的碳排交易市場,企業碳費等等。企業的碳排也成為營運成本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在這樣的國際浪潮之下,企業該如何跨出減碳的第一步?
簡單來說,從企業整體範疇一二三的排放量來看,範疇三在多數企業價值鏈的碳排放量中皆佔整體超過一半以上,因此在企業供應鏈的減排變成為了目前最主要的控制手段之一,許多國際大廠紛紛針對自身上游的供應鏈提出要求,要求其上游供應商需設定並承諾一定的減量目標,再甚者,亦會直接在供應商行為準則中嚴格要求供應商進行減排的管控和追蹤,如無法配合就有可能影響到訂單。
面對國際品牌日趨嚴格的要求,台灣許多的企業勢必也必須針對此問題積極地進行回應,以下是企業針對供應鏈淨零減排可能的幾大思考策略方向:
1. 建構透明的碳排放資訊系統--利用數位資訊系統,在企業內部架構一套排放數據追蹤平台,協助企業進行分析,找出排放熱點,並針對高排放的節點進行重點的減排方案設計。同時監控整個能源使用狀況,敏捷調整。同時可以納入供應鏈的排放數據進行追蹤。
2. 綠色設計、綠色產品--從研發端下手,從源頭進行新的設計,使用綠色原料,輕量化等等,使得整體產品的原料能夠更低碳。
3. 與供應鏈合作--明訂獎勵機制,從源頭驅動供應鏈進行減碳的行為,並協助供應鏈導入如碳盤查、ISO14064、SBTi 等碳減量制度,使其更願意分享相關的碳數據資料,並願意配合相關的減碳目標及策略。
4. 產業整體的水平展開--將企業淨零相關的政策目標落實到企業的行為準則及與供應商的合約內容,並聯合其他相關企業一同開展淨零減排的論壇,大力推廣淨零減排的倡議,使整體產業供應鏈皆能提供對此的關注及重視。
🌍更多永續淨零趨勢請前往主頁昶峰綠能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