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祐萱
📢永續趨勢分享
生物多樣性評估LEAP方法學
太陽能案場在選址前,須先進行生物多樣性評估才能降低生態衝擊,如何讓光電板能夠無害的鑲嵌在生態系統中,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TNFD提出LEAP方法學,是用於評估自然相關的依賴程度、影響、風險與機會的四個階段,由Locate(定位)、Evaluate(評估)、Assess(評量)、Prepare(準備)四個字母所組成。
Locate the interfacewith nature (定位)
有助於過濾不同面向之間的潛在自然相關問題,檢視案場開發會與哪些具生態優先性的地點和自然資產有交互作用,目的在於辨識出案場場址是否位於生物多樣性敏感區、重要區或熱區等。
1. 界定地區範圍:須根據電廠廠址,設定出需要被評估的範圍大小。
2. 辨識土地利用型態:辨識利用型態是屬於「漁電共生環社檢核分區」還是「國土綠網分區」。
Evaluatedependencies and impacts on nature (評估)
透過量化或質化指標評估案場開發對自然資本和生態系統的依賴性與衝擊,鑑別是否處於優先敏感區域。
3. 收集生態及輿情相關資料:需要收集如鳥類生物多樣性資料、漁電共生新聞輿情等資料,同時也要進行電廠實地勘察以及案場的環境衝擊檢核行動計劃表問卷訪談。
4. 辨識衝擊、風險議題:需要辨識出案場開發對利害關係人、社會以及生態議題的影響,也會透過問卷訪談的形式進行。
Assess, Material Risks & Opportunities(評判)
評判案場開發與自然相關的風險與機會,以利風險減緩、風險與機會管理。
5. 分析衝擊與風險地圖:需評量案場開發的衝擊程度以及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並界定潛在風險與機會。風險包含實體風險、轉型風險與系統風險;機會則是透過減緩對自然的負面效應,或是對自然產生正向影響。
Prepare to respond to, and report on, nature-related issues (準備)
擬定策略、配置資源以回應自然相關風險和機會。
6. 辨識機會與綜合評估:需要針對風險提出相應的防範與減輕措施,以免對生態環境造成衝擊,也需要導入積極的自然正淨值措施。
🌱減緩氣候變遷已成為國際顯學,然而在追求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可能也會因此對生態系統造成衝擊,如此一來恐會造成另外一種環境破壞的問題。LEAP方法學運用四步驟,讓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可以在保存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更多永續淨零趨勢請前往主頁昶峰綠能官網 🌎